▲博士后出站报告会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两位博士后的出站汇报,通过质询答辩,对博士后的研究情况进行提问。经专家组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王慧博士后出站报告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工作量饱满、报告撰写图表规范、逻辑性强,是一篇成果丰富的博士后出站报告。黄超博士后出站报告选题新颖,工作量大、综述全面、结构严谨、创新性强,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体现出黄超博士后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经专家组综合评议,一致同意两位博士后出站。
▲集体合照留念
王慧博士后报告题目:功能化生物炭材料催化降解水中噻虫嗪的效能和机理研究
合作导师:王平 教授
近年来,噻虫嗪(Thiamethoxam)杀虫剂作为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农业领域应用广泛,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报告主要利用了废弃生物质优化制备了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功能化生物炭材料,并探究了在高级氧化技术领域对水体中噻虫嗪的去除效能和机理。研究成果以期为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及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王慧博士后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博士后在站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Carbohydrate Polymers,Chemosphere等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8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
黄超博士后报告题目:纳米零价铁联合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
合作导师:王平 教授
湖南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历史遗留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复杂、治理难度大,其治理研究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热点。纳米零价铁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重金属污染修复材料,具有反应活性高、环境友好、成本低等特点,但其易被氧化导致反应活性降低。为解决纳米零价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报告开展了纳米零价铁联合微生物对典型重金属污染的治理研究,重点探究了纳米零价铁联合希瓦氏菌对Cr(VI)的去除性能及机理,纳米零价铁联合白腐菌对Cd(II)的去除性能及机理,以及纳米零价铁联合白腐菌对沉积物Cd和Pb的稳定化性能及机理,研究结果可为Cr(VI)、Cd(II)等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黄超博士后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博士后期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以及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 (SCI 2021 IF=11.889)、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SCI 2021 IF =11.072)、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SCI 2021 IF =9.136)、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CI 2021 IF = 9.988)、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篇。